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5日电(李秋莹 周孙榆)“文化铸魂乡村振兴,哲学赋能产业发展”。13 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市崇明区新村乡联合举办的“行走的稻米文化课堂”文化展示活动在崇明区新乡村开展。
活动现场,复旦大学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和教师实践基地正式启用。据悉,此前新村乡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在暑假已经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研学实践。在此基础上,新村乡决定另辟一块地块作为学生稳定的劳动教育基地和教师社会实践基地。
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看来,高校师生走出校门,来到基层,走到田间地头,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我们的文化课堂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面向社会大众,旨在探讨哲学是什么,以及哲学如何为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启迪。这种课堂形式不仅局限于学校,我们还尝试在中学、企业,以及新村乡这样的基层政府组织合作,共同开展哲学普及活动。”袁新表示,“我们希望,无论是学校里的年轻人还是大众,都能从一粒稻米、从我们生活的农耕世界中,在这片广袤的原野上,寻找到我们信仰的根源与生活的真正家园。”
“此次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牵手恰逢其时,为我们打开了一条乡村振兴校地合作新路径,描绘出一幅哲学赋能产业发展新图景。”新村乡党委书记王慧健介绍,2019 年起,新村乡持续围绕“稻香、业兴、村美、民乐”的稻米文化小镇发展愿景,努力打造以田园风光为底色和特色、稻米产业为基础和核心,以文化赋能为灵魂和生命的三产融合型特色小镇。
“广袤农田横平竖直、聚落纵横排布依于河渠”。为传承和保护具有崇明特色的沪派江南风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与新村乡联合成立了“沪派江南”青年联合宣讲队。据悉,该宣讲队由来自哲院和新村乡的10名青年代表组成,将着力塑造“沪派江南”水乡意象,并联合进行示范宣讲,结合自身优势形成理论类课程18项。另外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围绕乡村建设,提供服务类课程19项。
作为青年联合宣讲队的一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可歆在首日为大家带来以稻米文化和“沪派江南”为主题的宣讲,她告诉记者,把课堂和稻田相结合,让自己能够切身实地地去感受,这样的形式非常特别,“我个人也是非常希望能够继续参与到我们接下来的课程之中。”
此外,新村乡稻米文化哲学赋能基地也在活动中揭牌。未来,基地将以“共探校地合作新路径,同谱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共同目标,面向乡村的不同受众开展哲学公共教育,在稻田边、栈道上、屋舍里助力新村乡“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充分发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学科特色和新村乡的设施基础、区域特点,将学术研究和论文写在新村土地上,将哲学文化融入大地艺术中,努力将新村乡打造成“处处有文化、时时能思考、人人能参与”的全域性稻米文化展示基地,形成稻米文化和哲学教育交相辉映的行走型课堂,在同创共建文化铸魂乡村振兴、哲学赋能产业发展的“新村案例”中持续实现“双向奔赴”。
活动现场还开展了“行走的稻米文化课堂”,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德峰教授现场讲授“中国农耕文明中的天人合一”主题讲座,从哲学角度探讨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强调了农耕文明中人与大地的紧密联系。他认为现代社会不应仅依赖技术,而应在实践中保持对自然的体会,呼吁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
袁新告诉记者,“我们将紧密围绕乡村市民、乡村年轻人以及一般年轻人的需求,针对他们心中的疑惑,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与交流,甚至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这就是我们的设想,一个旨在通过哲学课堂,让更多人了解哲学、感受哲学魅力的设想。”
“最终,我们的落脚点是让老百姓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安详、快乐地生活。”王慧健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近些年,新村乡对外整合优质资源,对内深化社会整理,“除了基础产业——米之外,我们还积极拓展其他产业,如鸡蛋、锅具、羊肚菌、大球盖菇等。我们在社会治理方面也进行了不断的深化和升华。我们引领老百姓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让他们自己建设、爱护、管理、养护自己的家园,达到和谐合一的目标。”(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周孙榆